中国是胃癌大国,全世界近一半的胃癌病人在中国。2015 年,全国有 679100 例新发胃癌病例,其中死亡为 498000 例,都排在各种癌症的第 2 位,分别占到癌症总例数的 16% 和 18%。胃癌是我们身边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完全随机的弥漫型胃癌
那么胃癌的发生有没有随机的部分?有!少部分胃癌的发生,是基因 CDH1 突变、等位基因失衡或基因转录沉默而发生双等位基因失活,导致由 CDH1 基因编码的 E-钙黏着蛋白表达缺失,从而造成关键的上皮细胞连接及排列失序,最终导致胃癌。这些称之为弥漫型胃癌
弥漫型胃癌有的是遗传因素的基因突变携带,有的完全是随机突变。弥漫型胃癌大多发病年龄小,女性多过男性,发现时通常已转移,预后很差。我们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的例子,都是这种弥漫型胃癌,跟「烧烤」、「泡面」这些都没有关系,从某种程度上说,就是运气不好。除了对那些可能有遗传家族史的 CDH1 基因突变进行检查确认,并预防性的进行全胃切除,可能我们真的什么也做不了。
有迹可循的肠型胃癌
好在弥漫型胃癌只占少数,剩下的大多数是肠型胃癌。肠型胃癌的发生,很大程度上是被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所影响的,这也是我们可以预防、早发现胃癌的基础。
肠型胃癌发生,可以简单概括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,经过漫长的潜伏期,在各种环境危险因素的促进影响下,经过一系列事件呈「级联反应」模式,顺序的经过慢性活动性非萎缩性胃炎,到多灶性萎缩性胃炎,到肠上皮化生(从完全型进展为不完全型),再到异型增生,最后到肠型胃癌的稳步进展过程,也即是 Correa 级联反应。
这个漫长的潜伏期通常在 40 年以上。而整个的稳步进展过程中,也有可能会短暂的退回到上一步。至于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,目前认为主要包括:家族易感性、肥胖、高盐和腌制食物、亚硝胺化合物、吸烟、EB 病毒、胃部手术史、胃息肉等。
上面提到的非萎缩、萎缩、肠上皮化生,都是我们常常会在胃镜报告中看到的结果,既然都是胃癌发生路上的步骤,那具体应该如何来解读呢?
不是第一步的第一步:非萎缩性胃炎
之所以不把非萎缩性胃炎作为第一步,是因为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定植在胃黏膜以后,非萎缩性胃炎是首先发生的变化,但是跟一般人群比较的话,只是非萎缩性胃炎,并不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。国内的胃镜诊断,通常也有扩大化的趋势,基本都统一做「非萎缩性胃炎」诊断。所以当看到这一诊断时,起码先不用有多余的肿瘤担心。
第一步:萎缩性胃炎
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是原有的胃腺呈多灶性丢失,包括胃窦部分泌黏液的腺体及胃体部的壁细胞和主细胞。尽管也存在一些争议,但萎缩性胃炎通常被认为是整个胃癌级联反应开始的第一步,从这时开始就被叫做「癌前病变」。诊断萎缩性胃炎最好多点活检病理明确,不要以单点的活检为依据。
值得注意的是,胃腺体的萎缩,带来的是正常胃分泌物的减少,从而导致胃蛋白酶原Ⅰ的水平下降。胃蛋白酶原标志物可在血清中测定,也就可以被间接用作胃黏膜萎缩和胃癌风险判断的指标。
第二步:肠上皮化生
当胃黏膜发生多灶性萎缩之后,还可能出现肠型腺体替代胃腺体,这就被称为肠上皮化生。肠化最早出现在胃窦、胃体交界处,逐渐向胃窦胃体扩张,肠化范围越大,癌变的风险就越高。
另外,最早出现的肠化类似于小肠腺体,被称为完全型肠上皮化生。更高级别病变的表型更加类似于结肠黏膜,被称为不完全型化生。与完全型化生相比,不完全型化生更接近胃癌。所以当化生非常广泛,或者是不完全型化生出现时,密切的胃镜监测随访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第三步:异型增生
也叫上皮内瘤变或者不典型增生。这一时期开始,细胞就已经有些肿瘤的表现了,但是还很局限。根据结构不规则的程度,又可以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(日本的诊断体系里,高级别已经被直接归为早期胃癌)。其中低级别异型增生进展为癌的概率为 0~23%,高级别异型增生的这个概率是 60~85%。因此,对于低级别可以继续严密的胃镜监测,高级别就要进行预防性的胃镜下治疗了。
第四步:胃癌
这也是最后一步。到了这一步,也有发现早晚区别,根据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,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。
虽然搞清楚了具体肠型胃癌发生的步骤,但我们没有搞清楚的事情也有很多。
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是整个肠型胃癌开端的关键。但是确切的启动机制仍不明确。包括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的不同、跟蛋白表达相关的毒力不同、基因变异的累积、蛋白信号通路的传导都有不明确的地方。这也就影响了我们制定相应的杀菌政策。
尽管有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种手段,可以使被感染者的癌前病变(胃萎缩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)退化或阻止其进展。但大部分研究局限于胃癌高危人群。在普通人群发生癌前病变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不是有效,目前数据还很少。所以综合而言,还是推荐在胃癌高危人群中,对幽门螺杆菌进行筛查并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