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是如何悄悄“潜入”的?

胃癌不是一天形成的,它往往是一个“慢性子”。很多时候,它是在胃黏膜长期受损、反复修复的过程中慢慢演变而来的。这个过程可能经历好几年甚至几十年。
想象一下,胃黏膜就像我们家里的墙纸。如果长期受到一些“坏家伙”(比如下一章会详谈的幽门螺杆菌、高盐饮食等)的骚扰和破坏,墙纸就可能出现问题:
  • 慢性炎症 (Chronic Gastritis):墙纸开始有点发炎、红肿。
  • 萎缩 (Atrophy):炎症时间长了,墙纸的某些部分功能减退,变薄了(萎缩性胃炎)。
  • 肠化生 (Intestinal Metaplasia):更糟的是,有些地方的墙纸“变性”了,长得越来越像肠道的内壁,而不是胃的了。
  • 异型增生/不典型增生 (Dysplasia):墙纸细胞开始长得奇形怪状,排列混乱,有点“癌”的苗头了,这被认为是“癌前病变”,就像墙纸上出现了霉斑,再发展下去可能就彻底坏了。
  • 癌变 (Carcinoma):最终,这些不正常的细胞彻底失控,变成了癌细胞,并且开始不受控制地生长和扩散。

[划重点]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两件事:
胃癌的发生通常有迹可循,很多是从慢性胃病发展来的。
发现并处理好“癌前病变”(比如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并切除异型增生),是阻止胃癌发生的重要机会!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